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
新加坡全面开放后,普通人生活怎么样了?

2023-1-4 04:29

1今年10月,网上突然流传出一张新加坡医院的照片。照片显示,解除封控后,新加坡医院不堪重负,就诊需排队50个小时。照片传回国内,给“清零党”找到了口实:医疗保障发达的新加坡尚且发生了医疗挤兑,更何况我们这 ...

1

今年10月,网上突然流传出一张新加坡医院的照片。照片显示,解除封控后,新加坡医院不堪重负,就诊需排队50个小时。


新加坡全面开放后,普通人生活怎么样了?

照片传回国内,给“清零党”找到了口实:医疗保障发达的新加坡尚且发生了医疗挤兑,更何况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?

毕竟,新加坡与中国有太多的相似性:一、都是同文同种的华人社会;二、新加坡人和中国人一样很守纪律,曾严格执行了清零策略。

新加坡的解封犹如一面镜子,警戒国人:如果中国取消清零,医院将立刻沦陷,造成更大的混乱。

我拿着照片问了一位新加坡朋友,他看后哈哈一笑说:“事是真事,可新冠不是直接导致医院排队50小时的原因。”

新加坡真实的情况是,如果不是媒体每天在更新感染人数,新加坡居民几乎感觉不到疫情的存在。该上班的上班,该上学的上学,仅有一条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的规定而已。

新加坡医院排队50小时是指住院需排队50小时,急诊仅需排队4到5小时。在国内办过住院手续的人应该知道,现在在大型三甲医院找一张病床有多难?没有疫情时,“住院难”就是个老大难问题。

而新加坡能在解封的情况下,保持50小时腾出一张病床的效率,已实属难得。


新加坡全面开放后,普通人生活怎么样了?

新加坡朋友进一步解释说:“有不少医生、护士感染了病毒,上不了班,也是排队50小时的重要原因。真正因为得了新冠住院的人很少很少。”

新加坡实行“分诊制度”,感染了新冠的人必须先打电话给社区诊所。由社区诊所的医生判断感染者是否需上医院?开了介绍信后才能转往大医院。这点不像国内一生病第一时间冲往大医院。

大部分感染的新加坡人只是打个电话报备而已,不会主动要求上大医院,甚至也不需要诊所出诊,自己在家吃点退烧药静养即可。

2

我从新加坡政府官网上,下载了今年9月到10月的感染数据。两个月的时间,新加坡累计新增感染人数为16.6万人,住院的仅仅3050人,住院率为1.8%。

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表示:首次感染者死亡率为10万人中有35人;第二次感染者死亡率为10万人中有4人,从侧面印证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。

新加坡人的疫苗接种率冠绝全球,有81%的新加坡人完成了三针美国疫苗或四针中国疫苗,防疫力拉满。

新加坡人非常乐意接种疫苗,今年新推的加强针,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67%的接种率。因此,新加坡创造了极低的死亡率。


新加坡全面开放后,普通人生活怎么样了?

数据显示,没有打疫苗感染者的死亡率是打了疫苗感染者的三倍。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,打疫苗和不打疫苗的死亡率能相差4倍。

更神奇的是,新加坡开放国境4个月以来,预测中的“爆发式”增长并未出现,每日感染者人数反而呈逐步下降趋势。从10月份的每天30000多人下降至11月的千人规模。

新加坡病毒学专家解释说:感染人数下降主要因在新加坡流行的毒株,致病性更低,很多无症状的感染者没有上报数据;另一方面,新加坡拥有全球最高的疫苗接种率构建了充足的保护。

这不禁让人联想起,国内对科兴疫苗的一些怀疑论调,说打了疫苗后身体大不如从前了,疫苗是未经临床的实验品了。

其实,这是从美国流传过来的说法。美国有一群反智的“红脖子”坚决抵制疫苗,比如著名的NBA明星欧文,拒打疫苗,不能上场比赛,躺拿千万年薪。

国内有些人把美国人当“专家”,既然美国人都说疫苗有问题,肯定就有问题。殊不知在美国绝大部分有钱人都接种了疫苗。


新加坡全面开放后,普通人生活怎么样了?

可以预测,在不远的将来,我们将迎来越来越开放的情况,非常有可能出现感染高峰,优先接种疫苗,犹如多了件防弹衣,将大大降低死亡率。

3

新加坡的防疫措施曾一度非常严格:停工停学,封锁街道,居家办公,外来人员隔离14天,不准举办大型聚会类活动等等。

但早在去年10月,李显龙就直言:这种情况无法在新加坡长期维持下去,代价太高,每多一次封锁,就会冲击一次商业,导致员工失业。

李显龙进一步指出:长期封锁的代价不仅带来经济问题,更重要的是加剧了民众心理和精神的压力。儿童失去正常的童年和校园生活,一家人被迫分居两地,难以见面。


新加坡全面开放后,普通人生活怎么样了?

所以李显龙得出了一个结论:清零策略对新加坡来说已经不现实,只能转向与病毒共存。

今年3月,李显龙正式宣布考虑到绝大部分人口已完成疫苗接种,政府决定逐步解除封控措施!

从允许员工回公司办公,到允许举办超过1000人的活动,再到户外可不戴口罩,取消入境隔离14天的措施,新加坡花了5个月时间,彻底打开了国门。

虽感染人数一度突破每天3万人,但没有造成医疗挤兑,新加坡人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开放——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,开放的代价是感染,要躺在家里难受好几天。

开放后,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没有去年高,但关系到无数中小商户利益的餐饮和服务业在开放后的两个季度,连续实现了23%和30%的高速增长!基本恢复到了疫前水平。

餐饮和娱乐消费体现出国民对未来经济的信心。如果国民不敢吃不敢玩,服务市场一定是萧条的。

餐饮又是中小商户最集中的地方,他们将是这场疫情最大的牺牲者。所以,李显龙才会说出“清零不可持续”,新加坡人算的不是政治账,而是经济账。

新加坡是和我们情况最相近的邻国之一,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好好思考。


作者:江左佑安


来自:帅真财经
本文为发布者自行发布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!
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:
如有文章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联系本站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,谢谢!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

引用 George 2023-1-4 04:40
真的搞不明白,随便打个电话,找个海外朋友都问到的信息,专家们还是再那里瞎搞!
引用 星洲news 2023-1-4 04:39
转发了
引用 小坡商务 2023-1-4 04:38
没检查又咋知道每天感染人数呢?
引用 小坡通 2023-1-4 04:38
新加坡好歹算发达国家把,医生医疗设施配备比我们充足,有几个城市能达到人家的基础设施水平的
引用 好欢乐la 2023-1-4 04:37
国民素质很重要,除了中国哪个国家发生过哄抢食盐?
引用 淘米 2023-1-4 04:36
都是无症状,哪来的医疗挤兑
引用 小坡商务 2023-1-4 04:36
早几个月你咋不说呢?干啥去了?
引用 George 2023-1-4 04:35
管一个班和带一个军能一样吗?何况这个巴掌大的地今年也已挂了1500
引用 淘米 2023-1-4 04:34
国情、民情、个人意识的不同,其实际情况也是有很大的不同。
引用 淘米 2023-1-4 04:34
别的借签都没意思,要看印度,人口十四亿,然后他们大部分人没打疫苗,要看看那边的情况是什么样最真实,可惜很少人在印度,现在国与国之间也不会真实报道
引用 小坡通 2023-1-4 04:33
不做检测数据肯定直线下降,国内不也一样吗?再过几个月你看看我们的数据。
引用 小坡商务 2023-1-4 04:33
我打是科兴的怎么办
引用 小纯纯 2023-1-4 04:32
现在疫情都不统计了,周围都是阳。迟早都要被感染
引用 狮城老黄 2023-1-4 04:32
新加坡今年超额死亡率是26%,日韩是10%左右,
所以老人和抵抗力低的人群还是要做好防疫,保护好自己。
引用 星洲news 2023-1-4 04:31
新加坡是发达国家好么,中国的大城市才几个,大部分医疗系统不堪一击
引用 星洲news 2023-1-4 04:30
地方太小了,没有可借鉴性。
引用 爱吃鸡爪 2023-1-4 04:29
确实是这样的,因为我就一直在新加坡

查看全部评论(17)

手机版|小黑屋|导读| 新加坡狮城宝

GMT+8, 2025-5-2 18:57 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返回顶部